悟尘正在犹豫何去何从,黎岩已经与一户人家说定,提供斋饭,高兴地跑过来,引师徒一众过去。
这家檀越,是河边中间的一家。
黎岩介绍,家主黎老爷子人很善良,平日里是乐施好善,喜欢帮助村子里过得比较辛苦的族人。
黎老爷子的正妻已经去世,未留子嗣;二房和三房虽也贤惠,却只会生丫头,二房一个闺女,三房二个闺女,三个闺女亭亭玉立,最大的二十岁,最小的十五岁,都是待字闺中,平日里做些针线活。
也是时逢局势动荡,小县城男丁稀少,老汉又比较保守,既不太愿意把女儿许给新来的移民,又不愿让女儿去给人家做妾,没少为女儿的婚事操心。
黎老爷子家中,本家六口,一个长工,带着家眷,共有九口人,有良田十五亩。
长工姓刘,也没有个名字,人长得忠厚老实,身材魁梧,有一膀子力气,平常都是叫做大刘。
大刘负责地里的农活,他的娘子便照顾一家人饮食起居,家里有个儿子,今年六岁,长得十分秀气,活泼好动。
所谓仆随主家,这黎施主心善人好,大刘夫妻也是通情达理,与主家相处得非常和谐。
公鸡的鸣叫,彻底打破了暗夜的阴霾,让人忍不住为之振奋。
黎施主家的炊烟渐熄,斋饭和主家的早饭已经做好。
大刘老婆特意把小米粥熬得很厚,可以立住筷子的那种,又热烙的杂面饼,新切了二碟咸菜丝,邀请悟尘一行进院食用。
悟尘思虑,主家有待嫁的姑娘,又有年幼的童子,徒弟都是妖精,恐有妨破,便婉言谢绝,在院外倚墙角席地而坐,安心吃粥。
大刘抱来草料,提一桶水,放在之远面前,卸下马车,对悟尘笑道:不够还有。
顽童调皮,也端着饭碗,跑出院子,要看外面的热闹吃饭。
纯真的童子身上,有一股浓烈的真元味道,为妖精最喜。
之远新成妖精,对这真元的抵抗力还比较弱,看着童子,眼神中露出几分贪婪,凶煞之气随之隐现。
男童不知,围在之远身边,左右盘旋,正像一捆极好的草料,摆在之远嘴边。
趁众人不注意,之远猛地大张开嘴巴,要把男童咬住。
男童察觉黑鬃马气息变化,回头愣神的功夫,未待惊呼,一道天雷从天而降,正劈在之远的马头上。
可怜这黑鬃马才当妖精没过三天,竟因为一时贪心,起了邪念,引来天雷,草草结束了荒唐的一世轮回。
其余三个妖徒,脸色煞白,差点把碗吓掉,目瞪口呆,动弹不得。
悟尘反应稍快一些,在黑鬃马倒地的瞬间,闪身过去,将男童抱到一旁,仔细安抚。
如玉也急忙到旁,与悟尘一起检查男童身上,有无损伤。
所幸只是受到惊吓,并无大碍,稍微哄哄,便止住哭声。
黎老爷子与大刘夫妻,听到雷声,担心男童,赶紧出来,却看见黑鬃马躺在地上,一时惊慌失措,不知如何是好。
大刘见状,以为是孩子捣蛋,拎过去就要教训。
悟尘笑着拦住,说道:“阿弥陀佛,施主莫要责怪,这黑鬃马也是命中该有此劫,如此死掉,它往生也会长个记性。”
再看大刘儿子,悟尘不由一叹,盛赞孩子福相,怕是文曲星下凡,好生调教,应是状元之才。
今日里遇着黑鬃马,也是前世因缘,此生的机缘,看这村子四周风水,金火相搏,水土不兴,因此人丁不旺。
若是黎老爷子能在鸡冠山下,开凿五口水井,提振水势,不仅能助黎姓家族人丁兴旺,也可帮衬这孩子的前程。
黎老爷子和大刘夫妻,闻言大喜,便要教孩子拜悟尘做师傅,也好讨个名字。
悟尘推辞不得,受过拜礼,给孩子起名刘文,又送白银五十两,叮嘱大刘,不可忘本,纵是买到地产,以后仍要在黎家做工,银子乃是助学之资,不得挥霍,否则会有天谴。
一家人欣喜若狂,又拜谢过悟尘,问这马该如何处置。
“煮了吃掉吧,这么多肉。”如玉在一旁,识到悟尘心思,笑着说道。
三个妖徒,闻言面面相觑,一时担心若是哪天遇个不测,也会被师娘吃掉,又被如玉识破心思,打趣道:“你们太老!”
黎老爷子并大刘夫妻,不明所以,见悟尘大笑,以为是个玩笑,便也跟着笑作一团。
黎岩却心疼这膘肥体壮的黑鬃马,干农活可是加倍的省力,如今却被雷劈死,真是可惜。
“生死如常,自有天数,各安本分,才是生长天地间的正道。”悟尘言毕,要大刘准备卸马。
悟尘一定要吃这黑鬃马,是为了却它与这刘文的前世孽缘,从此结束,各奔前程。
黎岩与黎老爷子商议,唤来族人,一同分享。
悟尘要黎岩去村东,把那几户新来的移民,也请过来,彼此有份吃肉的情谊,日后共同维持村落的繁荣,也是好事一桩。
黎老爷子起初有几分犹豫,见悟尘也是好心,便不再拘谨,让大刘的老婆去家中搬出好酒,准备待客。
东村移民也是一族,本姓郑,连老带小,二十几人,闻听有马肉吃,欣然赴约。
新老住户凑在一起,有杀过马的,便主刀动手,其余人在旁帮忙,有的去支灶架锅,有的抬桌子搬凳子,有的回家拿碗筷烧酒。
妇人们担水洗肉,也是忙得不亦乐乎。
热闹起来,人们之间的生疏别扭便渐渐被彼此的帮助所替代,一场马肉大餐的准备,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悟尘一众终于觉得,虽然相处日短,真要把之远的肉吃进腹中,还是难以下咽的,便与黎老爷子等人辞行。
马肉下入锅中,马车失去用处,悟尘便要将马车留给黎老爷子。
这时,有那好心的大户人家,让家人去牵自家的枣红马来,一定要赠给悟尘。
悟尘拗不过,留下珍珠一颗,算作交换。
家境好的,又捐些干粮财物,悟尘只收了干粮,拜谢众人,取消原定计划,折返观音殿。
黎家族人和那新来的移民打成一片,分食马肉,痛饮交怀,自不消说。
却未料到,这一番交流,正促进两族联亲,黎老爷子终于放下地界宗族之见,把三个女儿,嫁给了郑家后人。
以后的村落,在此基础上,渐渐发展起来。
转回官道,之真取出万江托付转交的荷包,交给如玉。
如玉看一眼便知,荷包被龙魂封印,与悟尘坐到车篷里,努着嘴道:“喏,我打不开。”
“既是被龙魂封印,怎的打不开?”悟尘问道。
“龙魂不在我身上。”如玉摊手说道。
“不在你身上,难道在我的身上?”悟尘见如玉不是玩笑,皱眉问道。
“洞房那日,我把龙魂转到了你身上。”如玉道。
“这是为何?对你可有什么损伤?”悟尘问道。
“夫妻一场,没甚相赠,便想以龙魂助你修行。”如玉笑笑,接着说道:“本想有朝一日,你我分别之时,再取回来,现在却不能了。”
“为何不能?”悟尘讶然,惊问。
“那日,姐姐将龙鳞宝甲穿在你的身上,就此锁住龙魂,七七四十九天之后,便转化成内丹,在体内流遍奇经八脉,与你化为神元,任凭谁也取不出来了。”如玉看着悟尘,依然满面笑容。
“那现在便取下这宝甲,还你龙魂!”悟尘说着,便伸手往脖子上摸,却除了糙皮,什么都摸不到。
“只有姐姐才能取下,她也祭了龙魂封印的。”如玉看悟尘神色紧张,更觉可爱,笑着安慰道:“在你身上也是好的,不然到不了白云观,我便已被那张海取走龙魂,与你阴阳两隔,再见不到相公了。”
原来张海一众,包括云虚、云清道长,之所以照不出如玉的龙形,这便是其中原因之一了。
真是:世事难料,各有机缘。
“那回到观音殿,便找如意解去宝甲,还你龙魂。”悟尘说完,再看这荷包,却不知道如何使用龙魂。
如玉笑笑,并未接话,反将龙魂的使用方法,如此这般地告诉悟尘。
悟尘依法,用手指点住荷包,口中念道:“开!”
荷包应声而开。
悟尘将荷包交给如玉,看看万江带来什么讯息。
如玉只看一眼,便泪流满面。
悟尘急忙上前安慰,问道:“娘子为何哭泣?”
如玉把荷包递给悟尘,哭道:“此乃我娘遗物,睹物思人,因而悲伤。”
悟尘打开荷包,里面有一颗金丹,发出莹莹光芒,靠近有一种温暖祥和之感。
听如玉说完龙丹的由来,悟尘大概明白,事情发展到现在的脉络。
李道长血洗万江一族时,龙母封住二个女儿的同时,也把自己的龙魂内丹取出,藏在如玉体内,才去慨然赴死。
那李道长当时以为,杀掉母龙,收走龙魂,已经可以练成不老神丹,因此对懦弱万江之魂嗤之以鼻。
因为这龙魂的质量,也与龙的秉性相关,越是凶猛,其龙魂品质越是上佳。
像万江之妻,如此有勇有谋的龙魂,乃是千载难逢的极品。
捉到母龙,李道长欣喜若狂,却未料到,母龙赴死之前,竟把真正的龙丹藏匿。
勉强只用那几条道行不足小龙之魂炼丹,果然失败。
朝廷震怒,皇帝驾崩。
李道长一时间难以再寻龙猎魂,只得逃窜。
正是因为行程仓促,万江才得以趁机报仇得逞。
那李道长的转世张海,如今已经恢复大部分记忆和法力,必然也是记起,母龙真正龙丹依然在万江手中。
他苦苦追求的,不是万江父女,而是现在这枚金丹。
此番悟尘带如玉外出,途中遭遇八哥精叛变,确是始料未及的。
万江冒险,让之真将金丹带给如玉,应是已经做好决一死战之准备。
悟尘问如玉,这荷包就不怕半路被人劫去么?
如玉道:“老龙用的是玉石俱焚封印,若非龙魂解开,任何法术,触之必爆,方圆百里,寸草不留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