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额……”
张阿难欲言又止,不知该说什么。
“有话直说。”
既然李世民如此说,张阿难哪还敢隐瞒?
“陛下,这件事情牵扯到了赵国公和莱国公,除此之外,赵郡李氏、博陵崔氏的人,以及长安城东、西两市的商人。”
张阿难看了一眼李世民的表情,开口道。
“这么说,无忌也参与了?”
至于其他人,李世民并不在意。
不过长孙无忌也参与了进来,这让他有些失望。
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信任的臣子。
虽然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之间的信任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破裂,但是他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疙瘩的。
这可能是长孙家这一次损失最大的东西了。
困扰了长安城百姓很长一段时间的钢铁价格,就这么虎头蛇尾的落了下来。
有了长孙家带头割肉,其他人见情况不对,也有样学样。
长安城里的钢铁价格,在极短的时间里,便恢复到了去年年初的水平,甚至比去年的时候还要低了一成。
这一战之后,杜荷一个人呆在家里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长孙无忌也很担心,李想会不会继续降价。
作为长孙家的一家之主,长孙无忌心疼的倒不是这笔钱的损失,而是以后再也不会有什么暴利了。
这一次的损失,比表面上还要大得多。
为了不激怒李想,长孙无忌还特意叮嘱家族子弟,不要与燕王府起冲突,以免事情闹得太大。
燕王府的铁匠铺,终于被各大世家所熟知。
随着钢铁行业的突破,李想的目光,也落在了基础产业上。
有些事情,他之前一直没有做,是因为他觉得时机未到。
现在,他可以考虑一下了。
观狮山书院的格物楼之中,罗通正在讲解自己对机械的理解。
有了钢材,自然要考虑制造更多的机器。
一时半刻,燕王府里的工坊,也不知道有多少机器。
很多时候,作坊并不是不需要机器,而是找不到合适的机器。
“那么,接下来,就由燕王殿下来为我们讲解。”
罗通今天是被李想叫来的,他很清楚,李想这次来格物书院,肯定另有目的。
“啪啪啪”的掌声在大唐是不受欢迎的。
反倒是李想往上一站,全场鸦雀无声。
还好,李想对这种气氛早已习以为常。
“长话短说,这座机械作坊对你们来说,意义之大,超乎你们的想象,甚至可以说是千古流传。”
李想深知,现在这个时代,人人都想流芳百世,想要名垂千古。
这是文人墨客的梦想,最底层的工匠们也是如此。
当然,这一切都要以填饱肚子为前提。
“今天,我就不废话了,给你们布置一些任务,制作一些小玩意,这是我们机械作坊的第一个任务,如果你们之中,有人能做出一些不错的东西,或者有自己独特的想法,我会给予你们丰厚的奖励。”
李想一边说着,一边从怀中掏出一张巨大的纸条,打开之后,几个机灵的护卫立刻上前,将纸条递了过去。
“本王在这张图上画了一些小玩意,别看这些小玩意不大,但在未来的日子里,这些小玩意都是要用上的,意义非凡。”
“这个东西,本王称之为滚柱轴承,用途很广,一般用在马车的车轴上,还有水车的轮轴上。”
李想也在思考,该从哪一个开始。
在后世,滚珠轴承是最普遍的一种,而且效果非常好。
不过,以大唐目前的技术,想要制造出这种大小一致的钢珠,实在是太难了。
一两个还是有可能的。
想要大批量生产,显然不太现实。
所以,李想选了一种比较少见的圆柱滚子轴承。
这种轴承,是用圆柱形的轴承,代替了普通的滚珠,虽然制造难度很大,但比起滚珠,还是要简单的多。
并且,这种轴承的承载能力,也比一般的轴承要大得多。
至于摩擦,那就只能靠涂抹鲸油来解决了。
用鲸油这样的高品质润滑油,圆柱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,应该是可以接受的。
“再看这个齿轮,大家应该都见过,这是东汉时期的东西。本王希望你能好好研究一下,看看有没有更好的齿轮形状。”
“齿轮”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
几乎所有的机器,都需要齿轮。
“最后,我要说的是,这一对,就是我们所说的螺栓和螺帽。虽然是最小的一个,但也是最难做的一个。”
轴承、齿轮之类的东西,更早出现。
但是螺栓螺帽这种东西,一直到近代才出现。
这件事,就连李想自己,都没办法短半刻内解决。
除非他能做出一台机床来。
可是,现在连轴承、齿轮都没有,哪里来的机床?
这些小玩意儿,看似不起眼,但就算是在后世,也没几个国家能生产出来。
就拿齿轮来说,世界上的高端产品,基本上都是由少数几家厂商垄断的。
同样的齿轮,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,但是他们却能做出比你更好的东西。
这里面牵扯到的东西太多了。
当然,李想也没想过要研发出什么高科技的产品,毕竟,一切都要一步一步来。
比如马车里的滚柱轴承,只要能正常运转,比现在的车轴好用,已经是一大进步了。
有了这样的考虑,李想决定将这些基础零件交给格物学院旗下的机械作坊去开发,同时,也可以让格物学院变得更有吸引力。
虽然只是一件小东西,但是意义却很大。
李想心中有很多想法,但最终能否实现,还得看这些基础设施的研发情况。
南海六月份正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季节。
杨老七站在船桅上,不停的擦汗,脸上满是焦急之色。
长这么大,还从来没经历过这么闷热的天气,一时间还真有些不适应。
难怪他们出发前,每个人都发了一条短裤和一件衬衣。
一开始,他还觉得那条短裤很不雅观,但现在看来,正合他的心意。
“船长,前面有一座小岛。”
杨老七举着望远镜,看向了前面的海面。
听到杨老七的话,周大福连忙爬到桅杆上,想要确认一下情况。
出发之时,燕王便再三叮嘱,此次下南洋,最重要的是熟悉海上环境,探索航路,以安全为重。
所以三艘船中,两艘船上装载了大量的食物和淡水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